鉅亨網編譯袁緯哲

當全球油價正因為利比亞動亂而直線上升的同時,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採取採取戰略油儲的政策,以迴避對經濟的影響。但是這些舉動將會使油價反升不減。

以菲律賓為例,它在星期三時宣佈為了因應在中東的行動,需要國內石油公司維持 15 天的油儲量,以及足夠的煉油廠可以提供 30 天的石油需求。

曼尼拉的政策十足反映了亞洲國家為了確保石油供應所持的立場,以渡過這次從 2003 年伊拉克戰爭以來最嚴重的石油危機,預期其他亞洲國家也很可能採取和菲律賓同樣的策略。

中國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輸入國,而印度是第五大國,次於南韓、法國和英國。而這兩個國家分析家相信,中東和北非的油價上漲很可能會加速中國和印度進行戰略油儲的行動。如果預測成真,額外增加的石油需求量將會使全球更加緊縮,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 的會員企業的備用石油產量也將受到考驗。

許多工業化國家早在 30 年以前面對 1973 年的石油危機時就建好了石油儲桶,相比之下,中國在 2006 年才開始進行戰略油儲的行動,而 2 年後才完成了 1 億 200 萬桶儲油量的初步行動。而接下來的目標是在明年年初前達到長達 1億 6800 桶的儲油量。中國預計在 2020 年前累積 5 億桶儲油 (將會是世界第二大的儲油量) 的油量,相當於中國大約 3 個月的石油輸入量。

新加坡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的石油分析師 Soozhana Choi 表示,中國的戰略油儲政策不只會影響今年的石油市場,這效應將會持續至未來的 10 年。

即使石油的買賣是保密不公開的,分析家和石油商相信利比亞的動亂和中東國家石油供應中斷的可能性將會助長戰備油儲的趨勢。

在北京的劍橋能源研究中心 (CERA) 經理 K. F. Yan 表示,為了因應油價上漲的趨勢,各國進行戰略油儲的行動一定會加快。

在過去 10 年間,中國對於石油進口的需求越來越大,近來超過一半的石油用量皆得仰賴進口。2003 年石油市場因為美軍進入伊拉克而動盪時,北京大約三分之一的石油用量就已來自海外。

Barclays Capital 的分析師 Yingxi Yu 預測中東的情勢會增加低戰備油儲量的國家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緊張氣氛,他也同時指出增加戰備油儲量不是一夕之間就可完成的事。

印度的目標是在 2012 前完成 4000 萬桶的儲油桶量,相當於該國兩個多禮拜的進口量,而到目前為止,印度僅存有 980 萬桶量,若想要有中國、美國、日本及歐洲國家相當規模的儲油量,印度還需要再增加 2000 到 2500 萬桶的儲油量。

然而上星期三的油價已經飆升到一桶 117 美元,分析家預測這將暫緩印度的戰略儲計畫,而這情況對中國來說也是一樣。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學會 (CCIEE) 的政府智囊團學者 Wang Jun 說:「我們不願意在高價時進口太多石油,我們希望在價格下降後再買進」。

然而 Wang 也在一篇論文中承認,由於中國儲油量不足的原因,中國對石油供應的危機所造成的影響逐漸惡化,因為對於必須仰賴大量石油進口以維持正常的經濟運作,而這也會被列為各國際油商的考量依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