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 2009.03.05 04:10 am
財政部計畫推出公債買回制度,債券市場普遍給予掌聲,主要是此制度可「一石二鳥」,不僅有利政府財政,更可活絡債券市場。

政府在一、二十年前發行的公債,發行利率普遍在6%、7%,對政府而言,付息是很大的支出。但現在公債殖利率已經降至1%、2%的水準。像是本周一標售的10年期新債,利率僅1.45%。如果政府能提早買回利息高的老債,改發成本便宜的新債,可大幅降低利息負擔。

其次,政府若將未來到期還本集中同月分的部分公債,提前償還或調換,可使債務還本平滑化,減輕國庫還本壓力。

對債市而言,如果政府買回老債,將有更多額度發行新債,由於新債往往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可促進次級市場活絡。

過去幾年,因為政府財政赤字改善,原本財政部承諾要「定期適量」發債,不但沒做到,有時反而減碼發行,造成公債市場對籌碼多寡不確定,債券價格因此大幅震盪。如果政府建立公債買回制度,財政部將更可落實債市對於「定期適量」發債的需求。

財政部一方面要幫國庫減少債務,另一方面卻要發行更多公債以維持公債次級市場流動性,這兩個目標本來就會衝突,買回公債制度卻是解決此問題的良方。只不過,現在利率這麼低,如何讓原本持有高利公債的投資人願意提前賣回公債給財政部、讓公債買回制度達成目標,財政部恐怕要傷腦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