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戎鵬丞╱台北報導】2009/03/10
隨著投資陸股法令鬆綁,加上中國股市在今年異軍突起、反彈力道強勁,年初至今漲幅超過兩成,各家投信投顧業者都是摩拳擦掌,推出跟陸股有關的基金產品,希望在投資保守的時刻,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強力保八 好轉有影

 

根據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 (EPFR)的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到二月底為止,國際資金在大中華基金仍處於淨流入的狀態,表現僅次於韓國股市。

 

雖然中國總理溫家寶並未在兩會中宣布加碼振興方案的金額,但宣示今年經濟成長率保八的企圖仍然十分強勢,加上近期的刺激內需計畫,市場普遍看好中國可望成為第一個從金融海嘯中站起來的國家,尤其近期包括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以及新增貸款金額等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的確已率先出現好轉的訊號。

振興內需 長短兩利

根據統計,因亞洲 (包括東協)占中國整體進口的比重達56%,因此相對受惠機會高於歐美各國;而從產業來分析,基礎建設與消費產業占振興經濟比重較高,亞洲企業自然最具優勢。

施羅德投資指出,無論經濟狀況、財富提升或人口商機,中國都被視為有可能最快在金融海嘯大浪中站起來的國家,而短線靠的是振興經濟方案,長線則有逐年開發的中產階級消費商機來支撐,尤其4兆人民幣的振興經濟方案相當具有吸引力。

商機效應 周邊受惠

而中國題材也連帶帶動大中華或新興亞洲的題材商機。施羅德投資指出,舉例來說,為了刺激消費,中國2月祭出第二波「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台灣企業可以說是在手機部分搶得先機,佔了幾乎絕大部份手機晶片的市佔率;液晶電視方面,韓國近期則可望因貨幣貶值而搶到商機。預估中國四年家電下鄉計畫商機近兆元,而素有電子、家電大國的台灣與韓國,將順勢搭上這班「下鄉列車」。

放眼以中國股市為中心的亞股,施羅德投資強調,只要市場投資信心恢復,亞股表現將不落人後,類股方面,以「內需產業」為首選,其中以消費為先,因為目前中國消費占GDP 比重僅35%,遠不及先進國家的70%,所以中國消費成長空間仍大,而基礎建設相關類股亦是加碼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