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聯合理財網 2009/05/29
隨著時序邁入除權息的旺季,民眾在稅法考量的情況下,買股也有訣竅,若欲參與除權息,應要先參考該公司的可扣抵稅率。

報稅季節期間,投資股票如何兼具「投資」與「節稅」雙重效益?民眾可從欲參與除權息公司的可扣抵稅率,現金股息殖利率等指標,做為買股投資的參考標準。

民眾投資股票、同時參與除權息時,若該公司的可扣抵稅率越高,則股東報稅時可以扣抵的絕對金額也將較好。

整體而言,抵扣稅額為計算綜合所得稅時應納稅額的直接減項,對於符合抵稅規定的納稅義務人而言,充分運用抵稅規定所帶來的抵稅效果,不但直接而且實惠;不論是小散戶或中實戶、大戶,對於所得稅的抵稅規定絕對有必要好好瞭解一番。

股東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股東可扣抵稅額」取決於「發放股利」與「稅額扣抵比率」。

只要「稅額扣抵比率」高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區分為免稅、6%、13%、21%、30%與40%),股東參與除權息,不僅可享受股利或股息報酬,亦可額外獲得抵減稅額。

不過,如果股東分配到股利,但由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較高,需要繳納所得稅差額,造成實際分配股利縮水時,此時就不宜參與個股的除權息。

例如所得稅率在21%以上的投資人,若參與除權達到節稅目的,只可以選擇可扣抵稅率在三成以上;至於個人所得稅率在40%以上的大戶,幾乎都無法透過除權來進行節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