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2009.08.10 05:23 am

舉債逼近上限、歲計賸餘降到谷底,政府的財政狀況正朝向愈來愈險惡的局面。

放眼明年,政府有千億元減稅承諾要兌現、100年還有國民年金財源短缺的危機要面對,處處都要錢,但偏偏短少的就是財源。政府現在面對的絕非一個「尚稱穩健」的國庫,財政已經拉起尖銳的警報,但政府究竟有何對策?

加稅在台灣,不管何時都是禁忌。金融風暴讓每個人都感受不景氣的壓力,儘管國庫缺錢缺得慌,政府更不可能選在此時雪上加霜,對人民加稅。

然而財政是庶政之母,國庫缺錢不只是事實,更是現實。加稅不可行,政府也不能光靠舉債解燃眉之急。面對收支不平、存糧見底的國庫,政府豈能以拖待變。

財政改革喊了幾十年,不管新舊政府都曾大張旗鼓組織財改會、賦改會等組織,企圖讓台灣的財政趨於穩健。可惜的是,不管是過去的財改會,還是仍在運作的賦改會,在國家財政或稅制的革新建樹上,似乎都不明顯。

惡化的國家財政,看來已無多少時間可以等。9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公布,為彌平赤字,99年舉債比重占歲出14.7%,逼近法定15%上限,合計未償債務餘額則占前三年GNP的36%,距離上限40%,未來政府可舉債空間僅剩5,000億元。

看看國庫剩餘舉債額度預估只夠用二年,過去累計歲計賸餘也僅剩400億元,以過去八年平均每年300億元的移用速度估算,「存糧」只夠用一年,財政惡化的情況超過想像。

未來兩年,將是政府的財政考驗年。主政者必須正視國家財政漸趨困窘、結構日趨衰敗的事實,扭轉財政惡化局勢應是責無旁貸的優先要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