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3名麥肯錫資深高層管理人員投書「遠東經濟評論」表示,雖然一年前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並引起經濟衰退,但亞洲主權基金的財富和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 

 這3位高層人員分別為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研究主任隆德(Susan Lund)、經理羅克伯格(Charles Roxburgh),以及麥肯錫北京分公司合夥人羅伊(Bruno Roy)。 

 他們指出,儘管全球金融風暴讓亞洲地區貿易衰退、國外資本流出,以及股市縮水,但去年亞洲地區由政府掌控的國外金融資產,仍高達4.8兆美元。麥肯錫預估,亞洲的成長率將受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和性質決定,而亞洲的資產在未來5年仍將繼續上揚。 

 在全球各地投資者仍身陷困境時,為何亞洲能有此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簡而言之,就是中國,不過綜合性因素,包括持續的貿易順差、保守的投資、貨幣政策和其他措施,令亞洲的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在可預見的未來於全球資本市場身居要角。 

 不可諱言的,亞洲也深受全球經濟衰退侵襲,一般而言,該地區基本上從兩個地方感受到衝擊,第一是美國和歐洲地區對亞洲出口品的需求減弱,舉例來說,日本出口衰退之劇,使得該國在去年下半年成為淨進口的國家,而南韓去年全年皆呈貿易逆差。第二,即是去年底金融市場發生劇變,讓外資大幅流出亞洲市場。 

 部分亞洲政府亦「開倉賑民」穩定經濟,或在金融危機時斥資鞏固該國貨幣,致使去年許多亞洲的主權財富基金出現高額損失。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之下,去年亞洲主權投資者的外國金融資產合計,增加4,000億美元,年增幅僅9%。在全球景氣疲弱的情況下,此一成長率傲視群雄,然而與前5年的複合年成長率21%相比,仍然相形失色。即便如此,隨著全球經濟衰退逐漸緩和,亞洲主權投資者的資產,已自2003年以來成長1倍。 

 這些財富仍高度集中在各國的中央銀行手中,亞洲地區的央行共握有價值4.3兆美元國外金融資產之90%,且中國和日本的央行合計占64%。截至目前為止,中國人民銀行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者,而日本央行則排名第九。這些準備金主要係投資固定收益的債券,特別是美國國庫券。 

 其餘10%的國外金融資產,則是由亞洲六大主權財富基金持有,在總資產6,400億美元中,有4,900億美元是投資國外資產,有別於央行,這些基金投資高收益的國外資產。 

 整體而言,去年亞洲主權投資人的資產成長,幾乎全都是中國所主導,今年6月,中國的外匯存底由一年前的1.6兆美元,躥升至2.1兆美元,日本和台灣的外匯存底則是小幅成長,另亞洲其他國家則呈下滑趨勢。 

 亞洲主權財富基金也做了些許改變,除了提升透明度,化解外界對其投資疑慮外,也加速增聘外部金融專家,藉重他們在西方國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經驗,不僅可以提升其金融能力,最終並可減少對外部投資經理人的依賴程度。 

 一言以蔽之,亞洲主權投資者的專門知識和財富持續增加,且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依然是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亞洲主權財富基金將繼續在全球金融市場位居重要角色。 (顏嘉南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