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李家如 外電報導   2009 / 11 / 01 星期日 14:02

多年來,許多大國一直試圖打擊境外金融中心,不過效果甚微。去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卻徹底暴露這些境外金融中心的根本性缺陷,也讓投資人與金融機構開始重新思考,是否應把寶貴的資產放置在這些地方。

過去,境外金融中心靠著低稅率、輕管制 (light regulation) 與保密制度而興盛,這些有利因素幫助開曼群島像巨大的吸鐵般,引來許多大型避險基金進駐,百慕達群島更成為國際保險業務的大本營,至於其他島嶼同樣致力於此,大力吸引其他相關業務進駐。

去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卻對靠此牟利的這些境外群島帶來嚴重衝擊,前英格蘭銀行董事,負責審英國境外金融中心業務的 Michael Foot 指出:「在澤西島與開曼群島,這項商業模式就佔了他們國內生產總值的 50%。」

這些金融中心往往以超低稅率吸引企業進駐,金融海嘯後,有半數境外金融中心卻紛紛發生財政赤字,加上這些島嶼本身的觀光業績受到景氣不佳影響,同樣大幅下滑,對這些島嶼的財政產生巨大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危機同樣提醒投資人,他們所投資的境外基金其實非常脆弱。

許多在冰島銀行設立帳戶的民眾,在去年金融海嘯爆發時赫然發現,原來他們的存款並不在英國存款擔保計畫的保護範圍中。

即使許多境外金融中心已趕緊向某些信譽良好的權威機構繳納保證金,以期獲得擔保,但經過這次教訓後,未來可能有許多有錢人會將存款轉移到其他大國。

這些已開發國家雖然稅率較高,但財政制度較有保障,也可確保財產安全。

儘管目前已開發世界對境外金融中心的威脅不斷,但這些島嶼仍保有自己的堅持,以反抗外界要求更嚴格的監管與審查制度。

事實上,只要資金可以在全球各地自由流動,這些小國還是能透過降低管理標準,吸引各地的資金進駐。

不過,這場危機也顯示出,境外金融中心的做法,的確會為投資人與島嶼本身帶來許多風險。也能讓投資人藉此機會重新思考,是否應調整自己的投資配置,以免金融海嘯時發生相同戲碼,在未來再度上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