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2010-01-11 22:41:58 

近期全球從玉米到原油等商品價格持續飆漲,此趨勢凸顯─也有可能妨害─經濟復甦的動能。 

全球糧價在最近幾個月的漲勢,並不亞於2008年時的暴漲行情。商品價格的上漲,或許代表企業已準備好迎接消費者支出、甚或是整體景氣循環的反轉。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便表示,這是反映新興市場的強烈需求,和已開發國家的需求愈來愈強;只要飆漲情況不會持續太久,這無疑是經濟好轉的訊號。 

然而,穀物生技公司孟山都執行長葛蘭特(Hugh Grant)卻持反面看法。他認為全球經濟衰退,只是「掩飾」了去年可能爆發的糧食危機;事實上,此危機一直存在。 

舉例來看,美國玉米價格自去年9月1日迄今大漲24%;泰國每公噸米價在12月站上618美元,較9月成長11%。聯合國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光是去年11月時就比前月大增6.9%。 

糧食之外,其它商品期貨的漲勢也不惶多讓。油價上周五來到每桶81.37美元,不但突破每桶60-80美元區間,也比去年9月1日上升逾20%;同期倫敦金價也上漲18%至每盎司1137美元。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Spyros Andreopoulos認為,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部分反映出投資人對各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挽救經濟)的擔憂。各國央行一方面希望靠低利政策來維繫經濟復甦,另一方面卻得設法控制通膨,使物價壓力不致失控。 

中國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便十分擔心占消費比重高的糧食價格飆漲會引發通膨。中國在上周意外調高國庫券利率就被視為升息的前兆,經濟學家也預期印度最快在本月就會升息。 

至於美國,在失業率高達10%以及企業產能低落的情況下,學者們擔心商品價格飆升會引發惡性通膨。而航空以及食品產業的獲利,也會因為成本高漲而遭到侵蝕。 

整體來看,商品價格上漲對全世界都會造成衝擊,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印度的雨季灌溉不足造成稻米歉收,受害程度可能最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