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5 工商時報 【曾上才】
 「還我錢來、賠我棺材本...!」前陣子,電視上又重演一樣的畫面:一群因投資連動債而血本無歸的投資人,聚集在銀行門前,聲嘶力竭地要求賠償,其中不乏許多已經兩鬢斑白的老人家,眼看著一生積蓄泡湯,心中的憤怒與無助,全寫在驚慌的臉上。

 退休兩大事:要健康、不被騙

 經過這場金融海嘯,所有曾經做過理財投資的人,都很感嘆的說:連兄弟(雷曼)都倒你錢了,天底下還有什麼事情不會發生?

 尤其是很多退休族,拿一輩子辛苦賺來的錢,定期定額購買基金,過去數年累積了50%的利潤,這次不但全部吐回去,還倒賠30~40%;有位朋友最輝煌時期,手握股票市值6千萬元,但因融資擴張信用、被大量追繳而賣房子、輸到一無所有,現在又要從零開始──沒想到,人生七十真的又要從頭開始,真是不堪啊!

 6月初,工商時報理財版曾經有一則針對退休族的理財警語:「退休了,最重要的是記住兩句話:一是要保持身體健康,二是不要被騙──不要被理財專家騙去買你所不了解的金融商品。」

 身體健康是一定要的:做志工、爬山、公園走路,維持身體動能,不要每天窩在家裡看電視。不要被騙,是指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推薦,亂買自己不了解的金融商品。大家一定要知道,所有推銷都是為了賺你口袋裡的錢,問題是,這筆生意是不是你需要的?

 既然是退休一族,當然不能讓退休金缺角,要自己做主人,不要輕易聽信推銷話術就胡亂下單。也不要相信一年有15%以上獲利的好商品──退休族理財,10年平均有8~10%、已經是定存的好幾倍,不要太貪心。

 有句話,大家一定經常聽到:「人不理財、財不理你。」除了領月退俸的公務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要理財。

 專家告訴你:「領了退休金,房貸不要去還清,20年後,每月繳房貸的錢,早就變薄了;你現在每月繳的兩萬元,20年後也許只剩下5千元的價值。」這個理論如果是對的,那麼,區區500萬元的退休金(說不定更少),不但要應付你每年支出,還要眼睜睜的看著它,隨著時間飛逝、一點一滴變薄,你怎麼辦?

 一場演講 一句受用就夠

 首先,要充實理財知識和信心。既然退休了,不必每天趕著上班、吃長官排頭,那麼,找時間聽免費的理財演講、健康講座,應該列為你重要的行程。這些正派的理財專家,普遍都具有舞台魅力,聽完一場演講,經常讓你會大笑好幾回、心花朵朵開;如果一場演講,有一句話受用,就值得啦!

 上周五有一場「台商一千大」的新書發表會,專家提到:「根據統計,台商在大陸排行前面幾名的,還是電子製造業,但大家不要忘記,正在大陸各地積極擴張據點的內需服務業或流通業(如百貨、電腦商城、超商、食品),正在大陸掀起翻天覆地的大轉變!」將來你在台股的投資,可能不要偏重在加工外銷的電子股,上述這些屬於傳產的內需服務業,正在向上崛起!聽演講,你可以獲得無數投資靈感!

 此外,不管你家住哪裡,推薦大家上網買書,現在上網路書城購書,都打79折或85折;或者你可以每天花一小時到住家附近的圖書館,閱讀財經報紙和月刊;再不然,辦張借書證,把好書通通借回家看,既省錢又能充實理財知識,還可打發時間,對退休族來說,可謂一兼三顧。

 人兩腳,錢四腳,投資怎麼辦?絕對不必因為這兩年投資失敗,就從此死抱著退休金、放在銀行等著它變薄。退休族必須做有紀律和簡單的投資。

 既然年紀大了,就不要每天追著指數上上下下,一顆心七上八下,這顆逐漸衰老的心臟,很可能被你操得「唉爸叫母」,說不定哪天就罷工、不和你玩了呢!每天在期貨市場進出、在股市玩短線,都已經不是退休族該有的表現。不管你喜歡買基金、股票或ETF,都以簡單為主。

 比如說基金方面,台灣是淺碟型市場,漲跌波動度很大,光買台灣投信自己發行的基金,就已經「賺很多」了─群益馬拉松和群益店頭,十餘年來績效穩定、跌了也率先漲回來,而且在投信開戶買自家基金,省了手續費。又比如,你只要在中鋼20元以下買進,年年等著它配息,一定比放在銀行的利息還高幾倍。若你不會選股,又怕「抓龜走鱉」,那麼在指數型ETF跌到很低時順勢買進,跟著指數攻七千、八千、一萬,你都很有紳士風度的穩穩賺,態度優雅又口袋麥克。

 「現金放口袋、死前財產不要先過戶給繼承人;在和世界說再見之前、花光你所賺的錢」,這是一個知名理財專家的箴言。親愛的退休族,你千萬不要因理財不慎、財產旁落,到最後一刻卻赤身裸體的走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