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5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日本政府在近15年來債務累積非常快速,2009年政府未償債務餘額占國內產值(GDP)逾170%,全世界最高,為歐盟馬斯垂克條約規定債務上限60%的2倍多,接近3倍。

 但是,在這段期間裡,日本GDP成長率接近0,或是負成長,顯示政府花大錢也不能帶動經濟成長,日本的教訓根本是負面教材,不值得去借鏡。

 根據日本野村證券綜合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的說法,日本企業資產減少87%,企業賺錢都用於還債、不投資,逼得日本政府舉債擴大內需,支撐經濟,所以日本的根本問題在於企業「不投資」,政府應該改善投資環境,而非擴大內需。

 日本為何造成泡沫的原因值得研究,日本政府過去採取擴張性金融政策,推動房地產繁榮,房價高到一定程度最後崩潰,銀行只好打呆帳,政府又不得不採取赤字財政政策。

 1991年日本政府支出占GDP32%,如今上升到37%,擴張5%,每年財政赤字占GDP11%,三分之一的政府支出靠舉債,為歐盟馬斯垂克條約規定舉債「流量」上限GDP3%的4倍,足見日本政府毫無財政紀律。

 日本政府基於政治考量,舉債擴大內需,用於地方建設、鄉下投資,以爭取選票,結果日本現在到處都是蚊子館、沒有用的道路,對經濟沒有幫助,又浪費資源。而且,日本因為一切靠政府支出,反而讓企業更沒有投資意願,沒有活動,發展很不健康。台灣不應朝這個方向發展。

 台灣因為全球金融風暴影響,消費下降、民間投資意願低落,政府舉債發消費券、擴大內需,短期勉強可以這麼做,如今經濟谷底已過,國際經貿慢慢活絡,政府應採激勵措施,靠民間增加投資恢復經濟,政府逐步放手。

 國民黨還在野時批評民進黨政府舉債、擴大支出,扁政府後來有收斂,但是代價就是沒有做公共投資,長期對國家發展也不利。國民黨政府去年上台後,馬上舉債583億元做地方建設,但是,到目前執行率卻只有30%,執行力很落後,並沒有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政府未來只要把已編列的預算、特別預算好好執行就夠了,政府投資基礎建設也要好好做成本效益分析,而非再靠舉債、擴大內需,匆促投資,只為了美化數字,做做表面功夫,不但長期沒有效,只會加速財政惡化,留下龐大債務,後遺症很大。

 我國稅收占GDP13.5%,是全世界最低,政府每年支出占GDP20%,也是小政府,如果能輕傜薄役也好,但收支短差的財政赤字占GDP高達6.5%,是全世界中的「財政赤字大國」,財政問題很嚴重。平常已經捉襟見肘,如果遇到經濟危機,更無本錢應付。

 現在政府應優先改善財政問題,而非再貿然地擴大支出,浪費資源。(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孫克難口述,記者王信人採訪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