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4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中國的強勢經濟發展實力成為今年投資市場的焦點,不過,專家在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中也發現了隱憂,尤其產能過剩問題可能影響經濟復甦的步伐。法人建議想投資中國的投資人別只留意樂觀的經濟成長率,更應了解中國經濟中結構性的問題。

 中國經濟研究專家林毅夫日前指出,目前世界金融危機已經度過重演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最危險時期,但是產能過剩問題仍然影響著復甦步伐。

 林毅夫認為,尤其發展中國家出現投資過度集中於某個行業,容易形成一種經濟發展良好的假像,從而錯過經濟調整的時機。例如中國就應該建立一個收集和發布企業投資資訊的機制,糾正投資者的投資偏差。

 長期研究中國市場的華南永昌投信副總經理王萃強也說,中國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方針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籃子計畫產生了初步效果,經濟增長出現了企穩向好、觸底回升的積極變化。

 但是不可諱言,中國面臨外部需求急劇下降、產能過剩問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就業形勢嚴峻等四大困難,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國際不穩定、國內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經濟運行中仍然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

 王萃強認為,中國必須持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且繼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才能全面落實好一籃子計畫。

 但是國際經濟前景還不明朗,外需下滑的壓力仍然很大,加上中國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還不強,一些行業、企業經營還比較困難,產能過剩的問題十分突出,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

 專家強調,產能過剩的結構性問題,可能牽動中國經濟的復甦程度。因為中國在需求有所好轉下,原本淘汰的落後產能又在恢復生產,而部分地區仍存在低水準重複建設現象。若政府無法持續推出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政策,中國經濟成長力道勢必不如市場預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