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2010.01.19 04:09 am 

香港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本月7日提出以每股港幣2.2元私有化和電國際,被解讀為李嘉誠再度放出「牛市信號彈」。

理財週報報導,按照過往十年慣例,李嘉誠分拆公司上市之際,往往是恆指的最高點;等到李嘉誠將公司私有化後半年,股市就迎來牛市。 

自1月11日開始,恆指創下新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上周指數從22,500點直落21,600點;上周三恆指甚至跳空低開,缺口達150點,是自去年11月下旬以來非常罕見的現象。恆指昨(18)日收於21,460點,下跌194.15點。 

港股氣氛低迷,但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卻提出以每股港幣2.2元私有化和電國際,比和電國際停牌前每股港幣1.61元溢價37%,也較去年底每股淨值港幣1.81元溢價21%,預估涉及金額達人民幣41.99億元到42.27億元(約新台幣195億元到196億元),是李嘉誠在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一次手筆。 

之後,李嘉誠加快增持行動,11日增持和黃39萬股,持股量增至51.79%;同時連續三日增持長實股份,合計斥資港幣1.37億元(約新台幣5.6億元)增持135.8萬股,持股量由41.61%增至41.67%。 

李嘉誠是看好後市的香港富豪之一,他去年3月曾建議投資者如果手中還有閒錢,可以買點股和樓;事實證明恆指從去年3月起已反彈一倍,如果投資個股,基本都有一到兩倍的漲幅。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李嘉誠私有化和電國際的舉動,某種程度也是看好經濟情勢好轉,牛市將再次來臨。 

據統計,旗下和黃和長實集團公司每一次重組,都與股市脈動配合密切,甚至是牛市的前哨站。1997年1月,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香港電燈和長江基建四家公司進行重組,當時恆指在12,000點左右。之後,1997年年中,恆指達到16,000 點。 

2000年3月,恆指17,000點時,李嘉誠將TOM.COM分拆上市,事後證明,當時正是恆指的高點;2004年10月和記黃埔分拆和電國際上市,當時恆指在14,000點徘徊,之後指數開始漫長的升幅,2007年10月達到30,000點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