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0-02-05 01:35:06 

當全球亟欲從經濟衰退的泥淖中重新站立之際,各國採取了迥異的途徑,與美國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不同,歐洲選擇了一條穩健但短期內必須忍受痛苦的復甦之路。

《紐約時報》周四報導指出,為提升就業率與降低生產成本,美國公司傾向大舉裁員,或將生產基地遷徙到成本較低的地區,但是歐洲企業卻透過提升原有工廠的生產效能來達成。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資深經濟學家Gilles Moëc說,美國公司在調整生產力以維護利潤的作法上反應速度較快。當美國與歐洲企業同樣遭受利潤不佳的威脅時,歐洲公司較願意接受短期內利潤與生產力下滑的狀況。 

但是專家認為,歐洲國家在科技創新上依然表現得可圈可點,而綠能相關技術表現更是傑出。

歐洲產業與科技的復甦與發展,主要由幾家龍頭公司帶動;但是美國創新與就業機會的帶動者卻是諸多新進的小型企業。

荷蘭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t University)國際經濟教授Luc Soete說,儘管許多大型歐洲企業曾一度被視為技術不如美國,但現在已成功將綠能科技轉換為主要成長動能。

去年正當全球經濟處於谷底時,西門子位於柏林的工廠卻招募了500名員工,並開始生產新型燃氣渦輪機。該產品是西門子有是以來效能最高的渦輪機,但是碳排放量卻大幅減少。

該公司研發主管Barbara Kux說,這正是西門子綠能技術的最佳展現。

Kux表示,這是一種永續發展策略,可藉此將有經驗、有專業知識的員工留下,提升員工的向心力,讓他們覺得是公司的一份子而不是只圖混口飯吃。

與此同時,歐洲的復甦策略在美國引起一連串討論,少數學者開始主張美國也該此採取類似手法。

研究機構Manhattan Institute資深成員Jim Manzi警告,若依此發展,美國可能踏上與歐洲類似的社會福利途徑,將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性置於個人創新之上。

儘管歐洲整體失業率與美國的10 %相去不遠,但是北部與中部歐洲國家卻和緩許多。舉例來說,荷蘭的失業率為4 %,奧地利則是5.4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