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2010-03-03 01:36:33

復甦才剛剛開始,美國經濟似乎已失去了動能。 

任何復甦的動能,都一定是來自消費者。民眾對商品與勞務的採購,約佔了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0%,民眾的採購不多,經濟復甦就不會長久持續下去。 

糟糕的是,現在似乎正出現了這種情況。零售商報告顯示,大多時候,採購人潮總是稀稀落落。 

近來系列的經濟數據,最是讓人心急。幾乎所有的數據均顯示經濟已見減緩,而且是大幅減緩。 

以下就列舉幾項: 

1.消費者信心與氣氛指數雙雙意外下降。 

2.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稅後個人收入僅屬持平,難見上揚。 

3.新屋與成屋銷售均意外大幅下挫。 

4.大多耐久財訂單下降。 

5.製造業已減緩。 

6.申請失業金人數則上升。 

7.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主要係來自庫存清理速度減緩,而非消費者支出增加。 

8.事實上,上季消費者支出還轉弱。 

要知道上列這些數據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因為: 

1.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到了27年低點。 

2.新屋銷售下降至記錄低點,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因為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下降到了13年低點。 

3.成屋銷售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且創下七個月低點。 

4.今年前八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有六周上升。 

5.扣除運輸類,新訂單下降0.6%。資本財訂單下降2.5%,資本支出亦下降3.5%。 

這些數據下降,全是因為天氣?還是經濟?或許應該說二者皆是,因為美國大部份地區,今年冬季氣候確實惡劣。 

大多這些數據均已經季節性調整,亦即已考量到冬季情況下滑的影響。所以今年非比尋的嚴峻情況,並非這些數據疲弱的主因。 

此外,上列這些數據的降幅,透露出了一項不可輕忽的訊息。 

美國經濟受到不起眼的消費者支出創傷,怠無疑義。這點並不意外。因為民眾告訴民調人員說,他們擔憂工作不保,自己的房子與投資跌價,還憂心自己的購買力下降。 

這種困境,是否有任何解決方式? 

Fed主席伯南克認為,答案在於低利率與大量的流動性。但這種想法忽略了通貨膨脹,也未注意到,這種一時紓困的錢,是無法創造就業機會的。 

財政政策通常有助於推動經濟,但這一次華盛頓龐大的預算赤字,卻讓政策過了頭。 

分析師認為,最佳的解決方式應是一種無需成本的方式,即清除企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如管理規則,健保,能源與環境成本等。這種方式對企業徵人,繼而對經濟,的影響,可能讓人意外。 

此外,政府亦應使用去年振興方案的剩餘資金,透過稅率優惠,或直接徵人,創造就業機會。 

最後,主管官員對銀行的貸款,準備金與資本額的監督,適度即可,過度則不宜,以免影響銀行放款意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