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公告
4月21日台灣立法院通過著作權的修正三讀,未來網路使用者若利用網路進行侵害著作權的行為,網路服務提供業者(ISP業者)接到通知後,對使用者警告三次不聽,即可中斷連線服務或是砍掉帳號;此即俗稱的「三振條款」,侵權人還要面臨著作權人提告,而ISP業者則可因此免除被著作權人控告的風險。 如有侵權也請告知,謝謝!!

目前分類:財經一點通、財經觀點 (1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志鈞 2009/06/01 13:03
所謂的資金行情,意味著想將資金投入證券市場的投資人變多,資金湧入股市,產生錢滿為患現象...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 / 05 / 28 星期四 21:26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美國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投入大量資金援助各項產業;但眼看經濟注定維持數年成長疲弱、失業率持續偏高,一旦這些刺激行動效果退去,美國經濟恐怕不堪衰退期復發的打擊。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5-2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金融危機最嚴峻時,全球曾經戰慄恐懼,深恐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重現。日本「失落的10年」因此變成頂尖的研究課題,大家都想從日本經驗中,提煉經濟對策,阻止世界墜入蕭條;就像醫學界想從檢體中取得H1N1病毒株,研製疫苗一樣。其實,近世曾受長期經濟蕭條折磨的國家,不止日本,芬蘭也有慘痛的10年。而且從芬蘭經驗中所能獲得的啟示,對台灣更具啟發性。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5-16 工商時報 【本報訊】
 近月來無論美國、大陸、歐洲乃至於日本,經濟指標均普遍止跌回穩,甚至從極低檔小幅回升,各國財金決策官員也紛紛發表對景氣「審慎樂觀」的看法,普遍認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甚至強調必須注通貨膨脹的風險。在此同時,國際股市也展現出一波強勁的反彈,台股的表現更是不落人後。景氣既然有衰退,也就必有復甦;復甦的模式不同,對經濟與股市的影響也自然大不相同;有機會,當然也就有風險。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2009 / 05 / 05 星期二 10:43 

日前,歐盟央行對貨幣政策取向基本達成一致,將基準利率或再融資利率最低降至1.00%,如果仍需繼續放鬆則採取非常規貨幣政策,即央行將開展針對商業票據、公司債等其他領域的政策操作,包括直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等。這些被稱為非常規貨幣政策。但歐盟央行也明確表示不會針對各國國債採取措施,也即歐盟央行不會直接購買歐元區各國國債,這與美聯儲購買3000億美元國債、日本央行每月定量購買國債、公司債等具有明顯差異,歐盟央行行長特裡謝表示「在G7會議上不得不解釋歐美之間存在的差異」,那麼這些差異背後的基本背景是什麼呢?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文╱城國斌】2009/04/06
美國聯準會日前宣布未來將以1.2兆美元規模回購債券,引起市場震撼。究竟其作法、本質為何?對你我財富又有何影響?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 李淑慧】‧聯合理財網 2009/04/01
金管會已經訂定購車購屋貸款、保管箱、個人網路銀行定型化契約的應記載與不得記載事項,目前正在訂的是信用卡、電子票證、消費性貸款的定型化契約應記載與不得記載事項。所有的定型化契約,我們都會隨時檢討。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聯合理財網 2009/04/01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理財網 2009/03/30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
保人遇上最高限額,債務責任可能「遠到天邊」而不自知,因此作保前千萬要小心問清楚。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 呂郁青】‧聯合理財網 2009/03/27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08 工商時報 【陳碧芬】
 一般人對外匯存底的誤解,它中文裡的「存底」2個字是起因,看起來幾近為「剩下」、「庫存」,就以為「那就拿出來用啊」。實際上,它的英文Foreign reserve,直譯為「國際儲備」,用作為國際支付工具的外國通貨,是正常國家從事國際間交易所必須的,而貿易順差越多的國家,該國央行所持有的外匯存底就會越多,使得國際收支產生巨幅盈餘。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3-6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朱小明、記者林新輝/綜合報導】 2009.03.04 03:14 am
英國央行本周將展開前所未有的「印鈔票」救經濟行動,金額可能高達二千億英鎊(約九兆八千五百億台幣),已被喻為超級豪賭。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電子報╱保羅.克魯曼專欄 2009-03-03 03:12 
還記得昔日美好的日子?那時我們習慣談論「次貸危機」,有些人甚至認為那次危機能予以「遏制」。噢!真令人懷念!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10月22日  華爾街日報   Heizo Takenaka

美國次債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日本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末的泡沫破裂之後﹐也曾於90年代出現類似的信心危機。造成那場危機的原因在於日本政府對動用國庫資金向銀行注資猶豫不決﹐而是僅僅以擴大需求面的錯誤政策來應對。當政府最終採取行動時﹐卻走了彎路﹐而且也太晚。從日本泡沫破裂到政府第一次向銀行注資整整隔了9年時間。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麽危機還是看不到頭?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采用槓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Default Swap, CDS。那麽,次貸槓桿CDS之間究竟是什麽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麽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在眾多的金融危機分析文章中,始終沒有看到對這些問題的簡單明了的解釋。本文試圖通過自己的理解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為通俗易懂起見,我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槓桿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次貸危機     一看就明瞭

Mr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